蹲点“挖井”不“挖坑”
▲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!
日前,在浙江广电集团“Z朋友”融合传播协作会上,“蹲点”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,现场12家市县新闻机构领到了“川源蹲点工作室——基层观察点”的牌子,并围绕沉下心、俯下身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,形成了更深刻的认知。
做好蹲点报道的题中之义,就是开展调查研究,“深挖一口井”。
穆青说过,“离开了调查研究,新闻就会失去光彩,就会出这样那样的偏差,就没有了生命力。新闻的指导性、思想性、战斗性也会丧失。”可见调查研究是媒体人的一项基本功、新闻战线的一项好传统,“滋养”着新闻报道的生命力、鲜活度,成为新闻工作的重要“生命线”。
今天,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通过扎实深入的调查研究,让蹲点报道往高处攀、往深里挖。
基层才是有风的地方,办公室里憋不出真章。
可是,要求年年讲,为什么“蹲点”两个字还要反复单拎出来说?这是因为,不愿蹲、蹲不住、蹲不深的现象仍然存在,应当引起重视和警觉。笔者梳理了几种主要表现形式。
“无关论”“过时论”。有人认为蹲点调研是领导干部的事,记者不需要也没必要去深入蹲点;有人认为,如今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天下事,“电话打一打”“材料要一要”,把“采访调查”变成“粘贴台账”;有人觉得蹲点太辛苦,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;还有人觉得,从事新闻报道=做正面宣传,而做正面宣传=说好话,只要下笔都在夸,管它深挖不深挖。
走马观花、蜻蜓点水。实际工作中,记者比其他行业的人有更多机会深入开展调查调研,比如每年的各项重大主题宣传报道,组织记者开展蹲点采访几乎成为“标配”。前段时间,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”浙江主题采访启动,80余位中央和省级媒体记者,赴浙江11个地市进行为期6天的深度采访。他们深入展开调研,撰写出一篇篇有思考、见观点的报道,反响强烈。
然而,有时蹲点采访也一定程度存在以下现象:有的记者即使去了现场,也往往是按照常规的点位走一走,面上的情况看一看,大路货的问题问一问。找不到故事、摸不出温度、拎不出观点,脚踩西瓜皮——滑到哪里是哪里。
先出点子,再找例子。我们常说调查研究要带着问题去,带着答案回。但有的记者习惯主题先行,常常带着“观点”对应着去找案例、找故事,先入为主,生硬拼凑,得出的结论难免片面,难以让人信服,更经不起推敲。
只调查不研究。调研调研,既要调查也要研究。然而有的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掌握了情况、发现了问题,却不善于将情况和案例放在历史维度、现实维度当中进行深入剖析,最后写出的报道无法直指痛点,难以触达实质。
以上种种“挖坑”式蹲点,有记者的主观原因,但客观原因也不容忽视。
一方面,伴随着舆论生态、媒体格局、传播方式深刻变革,新闻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短,新闻单位的平台和账号越建越多,用稿需求大幅度提升,导致记者忙于应付日常报道,没有太多时间精力进行蹲点调研。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,记者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掌握当天热点,跟着热点编辑制作一篇报道就能获得流量,“深蹲”显得有些不划算。
另一方面,有的新闻单位直接将稿件数量、点击量作为指标,而忽视了对深度稿件的科学考核,对调查研究所付出的辛劳缺少合理评估。有时,稿子写得长就算是深度报道,于是稿件注水的现象屡见不鲜。
2018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,指出:“我看到新华社一篇报道反映,位于长江‘九曲回肠’石首段的一家临江化工企业,产业规模居世界前三,是当地的纳税大户,但也是排污大户,严重污染问题多年难以解决,周围群众苦不堪言。”
一篇报道能够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,离不开它用扎实而深入的采访呈现出了事实全貌,揭示了内在规律。与之相对的,不愿调查研究、不擅长调查研究,对主流媒体和新闻记者来说,就是一种失职,负作用显而易见。
首先,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难以保证。互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,真假参半。特别是一些涉及复杂问题、多方矛盾的事件,记者不深入调查,仅满足于当信息的“二传手”,就极易陷入“虚假新闻”的漩涡,也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。
再者,主流媒体的社会功能难以有效发挥。我们常说媒体要观察时代、记录时代、引领时代,特别是要在众说纷纭中当好舆论场上的“压舱石”“稳定器”,这么一来,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就越显得珍贵,而调查研究就是做深度报道的重要路径。有专家指出,揭示新闻事件本质、指明事件未来走向是深度报道的价值所在,是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。
最后,记者的业务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。调查研究是一项包含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的综合能力。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1982年给新入社大学生上课时说:“成为一个有水平的记者最大的诀窍和捷径,就是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。要不停顿地解剖各种麻雀,不知疲倦地、创造性地劳动,积累各种资料。”
而满足于当资料的整合员、信息的搬运工、通讯员的传声筒,从长远来看,也会让新闻记者难以赢得社会尊重,职业成就感大打折扣。
“涉浅滩者得鱼虾,涉深水者得蛟龙”。做好蹲点式调研报道,要“挖深井”而不能满足于“涉浅滩”。笔者想到了三句话。
记录别人所没有记录的,下好深度采集的功夫。从中国新闻奖历年优秀作品来看,浙江广电杨川源团队对“时代楷模”陈立群的支教故事挖了三年;湖南广电深耕十八洞村扶贫故事,年年都“追”出了新意;新华社追踪报道“燃灯校长”张桂梅,前后连续追踪13年;系列报道《寻找可游泳的河》,跑透了浙江的八大水系。
持续而深入地走进一个“新闻事件”的世界,才能全面而不是片面、发展而不是静止地去展现一个典型样本的典型意义。它可能是一个人物、一个村庄,可能是一条河流、一座大山。深蹲,在坚持中见功力。
发现别人所没有发现的,下好巧妙折射的功夫。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关键,在于锻炼独到的眼光。蹲下去,既要看到水面上的十分之一,又要看到藏在水下的十分之九。
有一篇报道叫《“标语达人”刷下的中国农村40年》,记者在采访其他选题时看到了农村墙上的标语,萌生出从标语变化看时代变迁的念头。报道从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角度切入,用标语的40年展示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革。
在基层蹲点调研看到的绝大部分人和事,并不是样样都充满新鲜感和吸引力,如何找到能够折射阳光的那滴水,从一个小切口里反映出大主题,需要以理性分析对感性认识去粗取精、由表及里,才能发现“人人心中有”却又“人人下笔无”的真知灼见。
表达别人所没有表达的,下好讲足故事的功夫。记者的蹲点报道,不同于一般的调研报告,除了发现问题、揭示原因、寻求对策外,其本身的表达也决定着报道的吸引力、感染力和影响力。而好的表达,其实是润物细无声的,说到底是一种讲故事的能力。对深蹲者来说,故事要靠蹲出来,也要靠讲出来,这是一种“硬”实力。
比如,“后脱贫时代”,中国农村该怎么走?光明日报社选取宁夏西海固这个典型地区,行程遍布9个县、区,数十个乡镇、村庄,历时5个月推出《西海固:蓄足动能再出发》。再如,《浙江新闻联播》重点蹲点专栏最近推出的《“一号改革工程”基层行》系列,记者杨川源在《从32家小企业到1个大公司》报道中,讲了黄岩一场矛盾激烈的股东大会故事,讲了区镇两级“一把手”主动道歉的故事,小故事指向浙江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大故事。
有人说,优秀的蹲点报道要翻过四座山,第一座叫“开门见山”,切中要害;第二座叫“文似看山(不喜平)”,有料有趣;第三座叫“稳如泰山”,人民立场;第四座叫“一览众山”,价值发现。
“登山”的秘笈是什么?还是这四个字——调查研究。
点击下方图片或者“阅读原文”,
即可入手我们的第三本新书
声明:稿件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。
▼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▼
往 期 精 彩 内 容